|
|
|
|
|
|
|
|
|
|
许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质量服务能力建设助推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公益性质量基础建设投入、补齐质量技术能力短板、加强质量公共平台建设等建议,对推动西部地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更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提升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推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十分赞同。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完善质量政策,积极做好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助力西部地区填补质量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经费和科研专项保障
一是安排中央部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经费。中央财政近年来持续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费保障重点,积极做好相关经费保障工作,支持中央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带动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二是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支持包括位于西部地区在内的相关单位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十四五”nqi专项实施方案和2021年指南编制工作。加强与科技部沟通协调,按照“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三共同机制,组建专项实施工作组和专家组,目前专项实施方案初稿和2021年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已编制完成。
二、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补齐质量技术能力短板
一是完善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全国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6.1万余项,国家标准物质总数达1.3万余种,为相关领域量值传递体系建设和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1678项,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二是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支撑。围绕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目前已批准筹建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宁夏、陕西、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三是开展质量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启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启动的重点专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相关工作,加强“量子计量基标准、战略性领航标准、检验检测智能化、质量信用与数字质量基础、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创新示范”五大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质量基础设施技术能力。
三、大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加强质量公共平台建设
一方面,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基础客观能力不足的难点、痛点、堵点,先后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国市监质〔2020〕177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聚焦中小企业质量提升 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行动的通知》(市监质发〔2021〕34号),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培育出柳州螺蛳粉质量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武汉“岱家山”双创、泰州“泰检易”、烟台“nqi 服务云平台”、海门“质量合作社”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帮助一大批中小企业解决了质量难题,降低了技术准入门槛,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提高了质量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国家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专项平台建设应用。为助力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西部地区共建成145个国家质检中心,批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批准重庆、四川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检验检测服务。批准筹建3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其包括重庆市、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部地区5家),涉及航天动力、煤电化工等多个领域。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壮大新兴质量服务业态
一是优化政策发展环境。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372号),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加强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进一步推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提升制造业计量能力,为制造业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赋能。二是完善计量服务体系。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活动,通过深入中小微企业开展调研,精准施“测”等差异化服务,特别是开放计量实验室、共享计量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研发、测试装备不足和能力不够等问题,大力服务企业创新创业。三是引导检验检测行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4.9万家,营业收入超过3570亿元,从业人员141万人,当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5.67亿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是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四是推动认证行业创新发展。改革和完善食品农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包括有机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10种认证制度,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基本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证书共10.6万余张。积极推动发展服务认证工作,商品世界杯正规买球的售后服务、金融服务、母婴护理、养老等民生领域服务认证发展稳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了包括数字建筑、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数字世界杯正规买球的版权保护、验光配镜和航空客运等新型服务认证项目。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西部地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将继续立足现有资金渠道,按照厉行节约,保障重点急需支出的原则,继续安排中央部门相关工作经费,支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对质量科研活动进行支持。通过基本运行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修缮购置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等,加大对质量领域中央级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会同科技部扎实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专项实施,支持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质量技术机构参与专项研究,不断提升西部地区质量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推进前沿计量技术研究,促进计量协同创新,为提升国家计量基准能力提供支撑。
三是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支持宁夏、甘肃、陕西、四川等西部省份制定实施制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施方案,制定通用指南,加强技术指导,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进百城入万企”,在不少于100个城市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试点,打通质量技术服务堵点,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能。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交通运输、冷链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创新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基地布局,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成效。根据西部地区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为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培育壮大质量服务业态。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资质、认证认可管理体制改革等有关工作,进一步优化质量基础设施政策发展环境。推动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深入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保持对突出问题、突出风险的高压监管态势,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认证市场培育,引导鼓励认证机构结合市场需求及区位优势,主动与境外合格评定机构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互认合作模式,推动国内技术机构实现跨国运营,通过政策引导打造重点领域的合格评定机构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
按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组织编写《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准备印发《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6月21日,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了西部大开发“十四五”实施方案,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抓紧落实。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多措并举,持之以恒,一定能够不断强化质量服务能力建设,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7月2日